- 岩岩
-
(巖巖, 岩岩)
亦作“岩岩”。 亦作“嵒嵒”。
1.高大;高聳。《詩‧魯頌‧閟宮》: “ 泰山 巖巖, 魯 邦所詹。”孔穎達 疏: “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, 魯 之邦境所至也。”《文選‧張衡<思玄賦>》: “冠嵒嵒其映蓋兮, 珮綝纚以煇煌。”李周翰 注: “嵒嵒, 高貌。”晉 潘岳 《懷舊賦》: “巖巖雙表, 列列行楸。”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‧容止》: “ 嵇叔夜 之為人也, 巖巖若孤松之獨立;其醉也, 傀俄若玉山之將崩。”明 唐寅 《姑蘇八詠》之一: “ 天平 之山何其高, 巖巖突兀凌青霄。”2.威嚴。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 “巖巖大理, 惟制民命。”晉 陶潛 《讀<山海經>》詩之十三: “巖巖顯朝市, 帝者慎用才。”清 許汝霖 《贈湯宗伯潛庵先生》詩: “天子建文華, 東宮開講幄, 巖巖師傅席, 醇儒孰公若?”3.開張貌。《文選‧揚雄<甘泉賦>》: “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, 嵌巖巖其龍鱗。”呂延濟 注: “嵌、巖巖, 皆鱗甲開張貌。”4.形容瘦削柔弱。唐 薛能 《吳姬》詩之一: “夜鎖重門晝亦監, 眼波嬌利瘦巖巖。”元 張可久 《慶宣和‧春晚病起》曲: “病骨巖巖, 無斤兩腌臢擔兒擔。”元 施惠 《幽閨記‧偷兒擋路》: “情懷, 急煎煎悶似海;形骸, 骨巖巖瘦似柴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